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
中新网2月3日电 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2023年2月3日,南京环境资源法庭在常州市金坛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并当庭宣判。
南京环境资源法庭经审理查明,2020年12月,被告徐某在未向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况下,从被告刘某处购买黑鱼、鲶鱼用于放生。2020年12月15日上午,徐某在钱资湖准备放生,遇有工作人员阻止,现场同时也有群众阻止并报警,徐某等人遂前往长荡湖温洛港桥附近,放生由刘某运至现场的鲶鱼25000斤,后大量鲶鱼死亡。12月20日,常州市金坛区、溧阳市长荡湖渔政监督大队开始组织人员打捞,截止2021年2月9日,共计打捞10天,累计打捞出死亡鲶鱼20208斤。
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鉴定,投放的鲶鱼为革胡子鲶,系外来物种。华南师范大学专家意见认为,案涉放生行为对长荡湖渔业资源造成的直接损害补偿(赔偿)费不少于7427.6元至44565.5元,对长荡湖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的服务功能损失5000元至6000元。另,专家评估费用为18000元。
庭审过程中,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刘昌景博士作为专家辅助人出庭说明外来物种及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并对放生外来物种的危害、禁止肆意放生外来物种进行了充分阐述。
南京环境资源法庭认为,徐某、刘某在未向当地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的情况下,自行向长荡湖投放大量外来物种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导致了该水域环境要素和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造成了生态损害,应当承担生态损害赔偿责任并在服务功能损失范围内适用惩罚性赔偿。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徐某、刘某对其非法投放外来物种革胡子鲶所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30000元、服务功能损失5000元、专家评估费18000元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连带承担惩罚性赔偿5000元;并将上述赔偿款项在科学论证后拟定方案用于长荡湖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
外来物种入侵是威胁国家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的重大安全问题,已经上升至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缺乏科学指导和法律监管的盲目放生会对本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损害,并对生物安全带来巨大风险,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案是因非法投放外来物种引发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南京环境资源法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审理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充分体现了落实生物多样性国家保护战略和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司法担当,并探索将惩罚性赔偿资金用于生物安全风险防范事项,向社会公众普及外来物种入侵危害,引导公众树立生物安全理念,自觉遵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科学合法地开展放流活动。
冰嬉、八大碗、满语歌:黑河满族同胞欢庆“颁金节”******
中新社黑河12月25日电 (记者王琳)黑河市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第五届“颁金节”25日在小乌斯力村启幕。当地满族同胞身着盛装欢庆节日,展示冰嬉、满族八大碗、满语歌曲、满文书法、满族剪纸等民族文化,传承满族历史民俗。
喜庆热闹的满族婚礼 赵东来 摄
“颁金节”音译自满语“颁金札兰”,颁金意为“生成”,札兰意为“节日”。“颁金节”是满族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是满族诞生和命名的纪念日。黑龙江省黑河市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有冬日的迷人雪景。
满族同胞载歌载舞 赵东来 摄
本次“颁金节”活动以“民俗传承颁金札兰,冬爽爱辉激情首燃”为主题,设有古树祭祀、冰嬉活动、美食广场及沉浸式满族体验、民俗文化展示共五个活动板块,是一个展示满族历史文化、增进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的喜庆节日。
满族特色美食“八大碗” 赵东来 摄
在银装素裹的满族乡村,八旗旗帜飘扬,松木篝火炽热,锣鼓腰铃齐响,满族同胞身着艳丽华美的民族节日盛装,跳起传统舞蹈,唱着民族小调。除了好看的、好玩的还有好吃的,满族特色的炙肉、杀猪菜、八大碗、腊八粥等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满族八大碗”手艺人尚惠影介绍说,满族八大碗就是取当地的山珍、笨鸡、野猪肉等食材,用大铁锅蒸制炖煮,经过两三天的精心加工,呈现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满族特色食品八大碗。
满族特色烧烤令人垂涎 赵东来 摄
节日现场的满族风情味道十足,既有喜庆热闹的满族婚礼,也有花样繁多的冰嬉运动,还有文化厚重的手工技艺。在满族民俗记忆馆,民众可观看满族民俗文化生产生活老物件,学习满文书法,欣赏满族书画,亲身体验制作满族非遗传承手工艺。(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