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期待“空中出租车”******
新华社日内瓦1月10日电(记者 单磊)也许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人们真的能看到“空中出租车”出现在巴黎上空。
4月29日,参观者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电动车展上体验小鹏汇天的飞行汽车。新华社记者 付一鸣 摄
德国一家无人机生产商Volocopter一直在研制飞行汽车的项目,他们计划推出一款叫做velocity的无人机,或者叫做电动直升飞机。这种无人机(汽车)无人驾驶,靠地面人员操控驾驶。最快行驶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20公里,但其噪音只有普通直升飞机的四分之一。
这家无人机厂商计划在巴黎奥运会开始之前将此产品推向市场,欧洲航空安全局执行主任帕特里克·凯则表示,无论这款无人机能否达到安全飞行标准,他们都会考虑将其列入巴黎奥运会使用范围之内。
凯说:“我需要保证这种唯一可以飞的汽车是安全的,所以如果在2024年奥运会时你发现天上有什么东西在飞,那就表明它们是安全的,因为我们会检测它们的。”
凯表示这种“空中出租车”如果能成功,它们将会被使用在巴黎戴高乐机场和巴黎市中心之间。“如果我们检测合格,就表明这种汽车的飞行是安全的。我们的安全的标准是和商业用途的普通客机一个标准,所以如果2024年你看到它们在飞,那它们就是安全的。”凯说。
台积电四处建厂现隐忧,台媒:离开体系和人才,成功模式难复制******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王冬 陈立非 宋毅】今年下半年以来,台积电在欧美日的产能布局步入“快车道”,引发岛内愈发强烈的“掏空台芯片产业链”质疑。法国广播电台23日报道称,台积电近来被传出考虑在德国设立其欧洲首座芯片工厂。为应对美国及日本新设产能的需求,台积电已经不断外派工程师前往支持。有业者表示,台积电未来若再前往德国投资设厂,人力方面恐将更加吃紧,营运获利压力也会因此进一步升高。
员工负荷量恐“破表”
23日,日本资深国会议员关芳弘透露,台积电斥资86亿美元在日本熊本县建厂之后,正考虑在日本兴建第二座工厂,熊本厂预计明年下半年落成启用。台积电在美国的产能布局也在加快落实。台积电日前公布一项耗资400亿美元的规划,扩建和升级该公司正在凤凰城建设的美国生产中心。此次在美设厂计划共分两期:第一期预计2024年量产5纳米和4纳米芯片;第二期则是更先进的3纳米芯片,预计2026年量产。
台湾《工商时报》24日分析称,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就多次传出台积电将前往德国设厂的消息,但距离真正投资仍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台湾《经济日报》认为,台积电布局欧洲面临三大挑战,包括客户真实需求、基础设施资源、人力/工程师人员调度。《联合报》24日报道称,台积电赴德国设厂,未来恐将像美国建厂项目那样,面临成本高、人才招募困难和相关先进材料供应不足等艰巨考验。还有台媒直言,台积电员工的负荷量会不会“破表”也是个问题。台积电超过5万名工程师中,有约500人连同家眷到美国协助建厂。日本新厂也需要再调度500—600人。
展示“深耕台湾”决心
台积电近来频繁的海外投资,在岛内引发“掏空台湾芯片产业”的质疑。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近日对此表示,半导体产业用的是脑力,在大部分地区都有工程师不足的情况,并不是工厂搬到哪个地方,那个地方就会发展茂盛。
另据台湾《财讯》报道,日本自民党参议员三宅伸吾近日声称,台积电在日本生产的是落后最新制程两三个世代的技术产品,而且台积电在台湾地区以外生产的量,只占总产量的一成左右,仍有八九成留在台湾。
为展示所谓“深耕台湾”的决心,台积电将于12月29日在南科晶圆18厂举行3纳米量产暨扩厂典礼。根据台积电官网信息,台积电立足台湾在全球广设厂区,目前拥有4座12英寸超大晶圆厂、4座8英寸晶圆厂和1座6英寸晶圆厂。
成功模式难复制
通信行业资深专家项立刚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台积电在日本、欧洲等地进行生产布局,实际上成本是很高的。欧洲和日本的芯片制造都已经衰落得非常厉害。台积电一个企业想改变这种经济大势,很难做得到。
岛内舆论也对台积电产能布局充满疑虑。《工商时报》22日发表社论称,长期以来台湾就有生产资源“五缺”问题,半导体产能外迁是迟早的事,但此次台积电赴美设厂完全是基于地缘政治的决策。文章称,台积电赴美建厂,生产离开台半导体生态体系和人才,很难复制过去的成功模式。
(环球时报)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